來源:智為銘略 瀏覽次數:37 發表日期:2023-10-18
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常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常熟國家大學科技園、虞山高新區(籌)、服裝城管委會,市各委辦局、直屬單位(公司):《關于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經市創新工作第9次例會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常熟市人民政府
2023年10月17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
為認真貫徹落實蘇州市委、市政府《關于蘇州市推進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的指導意見》,聚焦全市重點產業,推動存量企業提升、優質項目落地,實現產業集群化、高端化發展,為建設更高品質的江南福地提供新動能,特制訂如下政策措施。
一、緊盯產業強鏈補鏈
(一)加快汽車產業創新集群建設
1.支持汽車零部件產業新能源化發展。對于首次進入知名新能源整車企業一級供應商名錄的,經評定,按照企業當年度對該知名整車企業開票銷售額給予最高5%獎勵,最高200萬元。
2.加快汽車產業智能化轉型。對電驅、電控、智能網聯等核心領域龍頭企業在我市的產業化項目,經評定,按項目設備投入給予最高10%的補貼,最高200萬元;支持芯片設計企業開展汽車用功能芯片、傳感芯片、功率半導體等流片驗證,對流片費、光罩制作費以及測試驗證等給予最高50%獎勵,單個企業最高500萬元。(具體申報跟通蘇州市級資金申報流程,我市根據蘇州市獎勵資金提供配套資金支持)
3.完善汽車產業發展公共服務體系。對開展汽車及零部件測試驗證、資源共享、企業孵化、知識產權交易、專業人才培訓、投融資共性服務的平臺類企業,經評選評定,按當年度服務費用給予最高5%獎勵,最高200萬元。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舉辦智能車挑戰賽、供需對接、產業培訓等汽車領域賽事及活動。加快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進行統一驗收,支持建設運維單位申請省級補貼。
(二)加快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發展
4.支持高端裝備產業強鏈補鏈。聚焦高端裝備本地化集成和模塊化制造,加快成套裝備及零部件企業高端化系統項目引育,對驅動、傳動、傳感3個重點系統及智能裝備領域產業化項目,經評定,按項目設備投入給予最高10%的補貼,最高200萬元。
5.加快高端成套裝備提升突破。對于年度獲得首臺(套)省級、蘇錫常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對數控機床、智能倉儲等通用裝備和半導體、新能源等專用裝備等4個領域獲得省級、蘇錫常首臺(套)認定的企業,經評定,再按該產品認定年度銷售額給予最高5%補貼,最高200萬元。
6.營造高端裝備產業發展氛圍。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龍頭企業和行業組織開展政策宣講、產需對接、業務培訓、參觀交流、參展參會等公共服務項目。加快編制促進我市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相關專項材料和產業圖譜,支持組建產業創新發展聯合體,推動企業間經驗分享和資源共享。
(三)引導紡織服裝產業高端化發展
7.促進紡織面料高品質提升。加強紡織企業與服裝企業配套聯動,對為本地龍頭企業、世界知名品牌企業配套的優質紡織面料企業,經評定一次性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
8.加強服裝品牌高端化建設。支持紡織服裝企業參加中國工業設計大獎賽、中國國際時裝周等高層級展賽活動,對獲得“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稱號的設計師所在常熟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支持企業品牌建設,對入選工信部重點培育紡織服裝百家品牌名單的品牌服裝企業,一次性給予20萬元獎勵。通過資助補貼、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開展行業交流活動,對接解決企業技術需求,分享探討行業前沿資訊,提升區域品牌影響力。
(四)引導數字產業加快發展
9.加快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重點支持工業軟件、行業應用軟件、信創軟件等領域,對獲評國家、省、蘇州數字技術(軟件、人工智能、區塊鏈、信創等)示范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30萬元、15萬元的獎勵;對省級及以上認定的首版次工業軟件,按該軟件認定年度銷售額給予最高10%補貼,最高50萬元;對通過CMMI三級、四級、五級認證的企業,分別一次性給予最高10萬元、20萬元、30萬元的晉檔補差獎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支持軟件企業參加軟件和信息服務大型展覽展會,拓展企業知名度,擴大企業市場。
10.支持數字經濟企業做大做強。對數字產品制造業重點企業,根據年收入法增加值首次突破5億元、10億元、25億元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的晉檔補差獎勵。對年收入法增加值超1億元且增幅超過50%的企業,給予一次性最高20萬元獎勵。對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領域重點項目,經評定,按照項目設備投入給予最高10%的補貼,最高200萬元。
11.鼓勵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對入選蘇州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示范項目的企業,采取“雙向”獎勵制度加速場景豐富及實際應用,按人工智能產品及服務部分投資采購額20%給予場景提供主體(非政府投資主體)最高200萬元的補貼;按實際研發投入20%給予提供人工智能產品及服務的本地服務商最高100萬元的補貼。(具體申報跟通蘇州市級資金申報流程,我市根據蘇州市獎勵資金提供配套資金支持)
(五)著力推進聲學及新能源發展聲學及新能源產業支持政策,依據市級相關政策文件執行。
對于蘇州市級以上的重點工業項目,且符合我市產業強鏈補鏈要求的,經評定,可突破限額按照“一事一議”予以支持。
二、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
12.支持工業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設立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貼息獎勵資金,對在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獲得智能化改造提升項目貸款的企業,在獲得蘇州市級財政1%的項目貸款貼息獎勵基礎上,給予2%的貼息配套,單個企業每年配套貼息最高100萬元;對未獲得蘇州貼息的項目,經專家擇優評定后,按照企業設備和軟件投資額的2%給予獎補,單個企業每年獎補最高200萬元。對經認定的我市“354”產業中的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紡織服裝等重點產業企業實施的智能化改造項目,貼息、獎補比例提高一個百分點。支持企業開展精益管理提升優化,對年度與專業機構實現合作并取得明顯效果的企業精益管理示范項目,經評定,按照年度實際服務費最高50%給予獎補,單個企業每年獎補最高20萬元。
13.支持企業創建數智示范標桿。智能化領域,對獲評世界燈塔工廠企業,給予最高300萬元的獎勵;對獲評國家、省、蘇州智能制造工廠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70萬元、50萬元的獎勵;對獲評國家、省、蘇州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場景)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數字化領域,對獲評國家、省、蘇州工業互聯網領域示范企業(數字領航企業、5G全連接工廠),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30萬元、15萬元的獎勵;對獲評國家、省、蘇州工業互聯網領域示范項目(場景、案例、優秀APP、安全防護),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獎勵;對獲評省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上云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萬元、5萬元、3萬元的獎勵;對列入國家、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且獲得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30萬元、15萬元的獎勵。
14.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和服務商發展。促進平臺發展方面,對年度營收實現穩定同比增長,接入企業超100家或工業生產設備超1000臺的平臺企業,經評定,按其年度銷售收入5%的比例給予獎勵,最高100萬元。對獲評國家、省、蘇州市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的獎勵。扶持服務商壯大方面,對年度新增服務本地企業超10家或年度服務本地企業開票銷售收入超500萬元的,經評定,按照其年度服務本地企業開票銷售收入5%的比例給予獎勵,最高100萬元。對獲評國家、省、蘇州市工業互聯網專業服務商(優秀服務商、技術服務輸出標桿企業)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獲評省智能制造領軍服務機構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的獎勵。對于新引進的重大平臺及服務商項目,按照“一事一議”予以支持。
15.構建智改數轉創新生態。持續推動免費診斷服務,通過定向招引、校企合作、聯合創新等模式,加快服務商招引培育和方案推廣,遴選優秀服務商為本地工業企業開展智能制造診斷和數據采集服務,并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進行全過程監理。開展智改數轉結伴行動,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聯合行業組織和聯盟(協會、學會)開展政策宣講、產需對接、技術交流、業務培訓、項目管理等公共服務,建設線上、線下服務商集市,編制分行業、分場景解決方案和優秀案例等專項材料,促進企業間經驗分享。
三、支持引導創新發展
16.推動服務型制造發展。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省級、蘇州市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平臺)、工業設計中心的單位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20萬元獎勵;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省級工業設計示范園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20萬元獎勵。對新獲評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省級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20萬元獎勵。
17.加強創新載體建設。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級、省級、蘇州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分別給予最高500萬元、300萬元、100萬元獎勵。對新獲認定的國家、省級、蘇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新獲認定的國家和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20萬元獎勵。其中,企業技術中心獎勵由市科創辦根據產創融合“十百千”平臺載體建設管理辦法,按照與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獎勵就高不重復的原則,統籌實施。
18.提升企業專業化能力。對首次獲得國家“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國家“單項冠軍”產品、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50萬元、30萬元的獎勵。對獲得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并仍在有效期內的企業,當年營業收入同比上年增長20%(含)以上且研發經費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超3%的,對其根據當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30億元、50億元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100萬元、200萬元的晉檔補差獎勵。常熟市自主創新產品相關支持政策按照《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常熟市自主創新產品示范推廣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常政辦發〔2019〕146號)執行。
四、大力倡導綠色制造
19.支持企業綠色化改造。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組織第三方服務機構對重點用能企業開展工業節能診斷服務,助力企業發現用能問題,挖掘節能潛力,提升能效利用水平。重點支持企業通過采用先進技術、工藝、設備為節約能源進行的節能降碳技改項目和高耗能行業企業對標能效標桿和先進水平實施的能效提升改造項目,對節能量大于500噸標煤且設備投資額高于200萬元的項目,按設備投資額10%補貼,單個項目支持額度最高不超過200萬元。重點支持以節水節材、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化、高端再制造技術應用、廢舊產品高值規模化利用等工業循環經濟項目,對設備投資額大于500萬元的項目,按設備投資額10%補貼,單個項目支持額度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20.鼓勵企業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鼓勵企業開展“碳中和”,對獲得蘇州“近零碳工廠”認定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級、省級綠色制造體系認定的企業分別給予最高50萬元、30萬元獎勵;對獲得國家級能效“領跑者”認定的企業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實現數據成功對接省市平臺的企業按投入進行補貼,最高3萬元;對首次獲得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給予最高5萬元補貼。
五、健全完善服務體系
21.打造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建設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設計服務、知識產權服務、質量可靠性試驗驗證、標準研制、產品檢驗、標準驗證與檢測、計量檢測、認證認可關鍵技術基礎支撐的公共服務平臺及各類信息、創新、創業、融資、培訓的公共服務平臺和基地。對新獲評國家級、省級平臺(基地)的,分別給予最高100萬元、50萬元的獎勵,同時納入產創融合“十百千”平臺載體體系進行動態管理,擇優予以績效獎補。
22.支持長三角轉化中心孵化基地成果轉化。對我市先進技術成果長三角轉化中心孵化基地給予每年50萬元轉化服務費支持,對于孵化基地協助長三角轉化中心舉辦的成果發布、政策宣傳、創業大賽、企業沙龍等活動,根據上一年度活動情況給予一定補助。
本政策由常熟市人民政府負責解釋,于2023年11月17日實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投入類獎補項目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以及蘇州市級以上創業類人才企業予以優先支持;同一企業投入類獎補項目符合多條政策的,按就高不重復的原則給予支持;同一項目已獲上級政策支持的,本級政策不再支持。原有政策與本政策不一致的,按本政策執行。具體申報材料另行制定申報指南。《關于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措施》(常政發〔2021〕8號)、《關于〈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措施〉的補充意見》(常政辦發〔2021〕46號)同步廢止。